无间之心 Inner Clarity

分享灵性成长的故事与智慧,探索生命与存在的真义.

最新文章

💭 从左倾到自我成长:一段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思之路

我曾经是一个相当“左”的人。 出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,我长期站在底层、边缘与被压迫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。我坚信这个世界对某些人太过不公,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挑战这种不公。我崇尚平等,质疑权威,厌恶特权,一度将“帮助弱者”视为人生最崇高的使命。 我曾经满怀理想,也充满天真。我以为只要心怀善意,就能推动改变;只要站在正义的一边,真理自会胜利。我赞同用愤怒对抗不公,用共情定义道德,把牺牲自己、成全他人当作一种高尚。 但现实,从不会因为理想而变得温柔。

2025-08-13

家庭,是彼此的后盾 💞

昨晚吃饭时,宝麒忽然转向宝麟,半开玩笑又略带认真地问: “如果我将来要上医学院,你会无息借钱给我交我学费吗?” 宝麟沉默了一下,答道: “可是硅谷生活成本那么高,我怕自己没有这个能力。” 我忍不住插话: “宝麟,如果你真能在硅谷工作,收入会相当可观💰,怎么会没能力帮姐姐呢?反过来想,如果她将来成了医生👩‍⚕️,而你正要创业,说不定还能得到她的支持。可如果在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选择退缩,将来你又怎能心安理得地向她求助?” 宝麟沉默了一会儿,笑着点头: “妈妈说得对,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。” 😅 为目标做财务推演 💡 今天一早,

2025-08-13

当多巴胺遇见空性:一场科学与佛法的对话

最近我在研读佛教的一些理念,其中一句广为人知的话——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——一直让我深思。过去,我总觉得这句话玄妙难解,仿佛需要多年的修行才能真正体悟。但前几天,我忽然想到:或许可以用现代科学的视角,尤其是神经科学的角度,来尝试理解它。 我们常常认为幸福来自外在的事物:被爱时的温暖、发财时的兴奋、升官时的满足……这些情境看似不同,却有一个共同点:它们都会促使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、内啡肽和血清素,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快乐、兴奋或幸福。 我也想到:当一个人静静打坐,没有任何外在收获时,

2025-08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