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梦:洋插队的时代结束了?

最近的新闻炸开了锅:特朗普宣布H-1B签证费用从200多美元一口气飙升至10万美元!这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两辆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都不够交签证费。官方说是为了"保护本土就业",但对留学生,特别是码农来说,这无异于把美国梦的大门直接焊死。

回想起来,我庆幸自己赶上了还能"插队美国"的时代。1997年,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,拿的是B1旅游签证。当时前夫已在美国读书,但我不敢申请F2陪读签证,怕被拒签。没想到这个决定,竟成为我独立人生的起点。三个月后,我转为F1学生签证,通过读书、考试、熬夜,一年后迅速拿到一纸证书,申请到一年的实习机会,进而找到一份IT工作,公司为我办理了三年的H-1B签证。那时,我感到前途渐渐明朗,但命运并未就此止步。随着婚姻破裂,我的绿卡梦也碎了。那时我已经跟随前夫提交了绿卡申请,离开就意味着失去获得绿卡的可能。我依然选择净身出户,守住尊严;我知道为了绿卡而死缠烂打地守住破裂的婚姻,会对我的精神带来最致命的打击。

三年H-1B快到期的时候,H-1B签证政策收紧,我很担心学历不够、续签无望,即便续签成功,也不过是再延三年,终有尽头。就在那段不安的日子里,我遇到了新的缘分,走进了另一段人生。很多时候,看似偶然,其实是个人努力与命运交织的结果。我的经历只是千万条路径之一。

过去几十年,中国人"插队美国"的方式多种多样,绝大多数都是先空降到美国,各显神通独立插队入户:有人赶上冷战时期,只要来自"红色中国"就能获得政治庇护;有人因1989年的政治风波拿到"六四绿卡";也有人以计划生育、宗教或政治理由申请庇护;我认识的人大多数走"学生签证→H-1B→I-485"的道路。可以说,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"插队"方式。

如今,特朗普这一政策把H-1B签证费用提高到10万美元,几乎将门槛推到了天花板。过去还能靠一点运气和坚持熬出一条路,现在却越来越难。美国梦,已不再是勇气的象征,而成了多数人负担不起的奢侈。

今天回望,我心中只有感恩。感恩那个年代,机会尚存;感恩当年的莽撞,让我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路。人生并不只是为了绿卡,也不只是为了"洋插队"。二十多年来,我走过的每一步都让我更加明白:我们以为选择了美国,其实是选择了一个与命运较量的姿态。

年轻一代或许再也无法像我们当年那样"插队美国",但历史就是如此,机会从不会为所有人停留。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路径,错过了就得寻找新的出口。或许他们会在其他国家找到舞台,最好他们能在中国本土创造新的机会。重要的不是插在哪一条队里,而是有没有勇气在人生的长河中,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
美国梦也好,中国梦也好,真正的梦想不是别人能赋予的,而是自己能撑得住的生活。时代有其门槛,但人心有其自由。愿这一代年轻人不再执着于插队,而是学会为自己开辟出一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