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部旅游追忆 -6

8月25日,直奔主题——抵达阿默斯特学院

晨光初洒,我们告别了波士顿——这座在整个东部旅程中最让我倾心的城市,启程前往此行真正的目的地:阿默斯特学院(Amherst College)。

此前数日,我们穿州过省,走马观花:从纽约的喧嚣,到费城的历史;从剑桥的学术气息,到波士顿的蓬勃活力……一切仿佛都是序曲,只为铺垫今日的高潮。终于,我们直奔主题——踏入这所被誉为“文理学院之冠”的静谧学府。

临行前还有一段小插曲:宝麟坚持要去宜家(IKEA)采购床上用品。我们耐心等候——这不正是旅途中最真实的节奏吗?等待、迁就、陪伴,都是亲情最自然的注脚。

回望这几日游历的东部名城,我心中自有评判:论市容的整洁、文化的厚重、经济的活力、机会的多元、华人社区的成熟,波士顿可谓完胜。唯一令人却步的,是那漫长而凛冽的寒冬。但瑕不掩瑜,它仍是我心目中美国东部最适合定居与求学的城市。

若论我此生最钟爱的美国城市,前三当属圣地亚哥、湾区与波士顿。气候宜人、学术顶尖、产业蓬勃、社区多元——我希望孩子们未来的人生选择,能落在这几处沃土之上。当然,对年轻人而言,最重要的始终是两件事:一所能激发潜能的学校,以及奠定方向的第一份工作。

在抵达 Amherst College 之前,我见到了 23 年未再谋面的老朋友 Tim。过去两年,宝麒和宝麟分别来波士顿时,都承蒙 Tim 叔叔的照顾!这次他依然体贴周到,知道我们一路已吃过不少中餐,特意约在一家意大利餐馆见面。二十多年过去,他依旧和当年一样爽朗亲切,仿佛时光从未改变。

午后,我们终于抵达阿默斯特学院。✌️

又一个惊喜扑面而来——相比耶鲁的哥特气息、哈佛的庄严、MIT的科技感,阿默斯特竟显得格外典雅宁静。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,没有游客的熙攘,只有绿树掩映的小径、红砖灰瓦的校舍,以及缓步穿行的学子。它不张扬,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,反倒让“常春藤”的名校显得几分浮躁。

这所学院仅有两千余名学生,今年新生不足五百人,精致如同一枚学术琥珀。而与之毗邻的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(UMass Amherst),则拥有上万学子。两校虽规模悬殊,却相得益彰:课程互通,资源共享。宝麟笑着说,她可以去 UMass 修中文课,既能充实学业,又能延续文化根脉。

站在校园中央,我心中百感交集——真恨人生不能重来!若能重返青春,我需要答对多少道学业与人生的选择题,才能换取这份幸运?宝麟从乡村小学起步,一路披荆斩棘,走到这所全美顶尖文理学院的门前,何其不易!而我,一个成长于广州闹市巷陌的普通人,如今能亲手送女儿踏入这样的学术殿堂,于我而言,不仅是欣慰,更是一份无上的殊荣。

夕阳西下,校园静谧如诗。我默默祈愿:愿她在这里找到热爱,结识良师,拓展视野,不负韶华。而我,作为母亲,能陪她走到这里,也是命运最慷慨的馈赠。

✌️ 前路漫漫,但今日之抵达,已胜千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