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的温润,心留余香

上个月在纽约,表哥送了我一把紫砂壶和一罐茶叶。临别时,他郑重叮嘱:“这壶虽然已经开过,但你最好再用茶汤浸泡几个小时,壶身会更温润如玉。”

回家后我一忙就是好些天,直到表哥再次打来电话提醒,我才抽空按照他的指导,为壶做了“复开”的小仪式。

今天,我第一次用这把壶泡茶。茶香一出来,整个人都安静了。茶汤入口柔和,唇齿留香,喝完嘴里还有一丝甘甜,久久不散。喝到一半,我忽然有点担心:我一向怕咖啡因影响睡眠,可这茶实在太好喝了,真怕会上瘾。

茶香勾起了童年的记忆。父亲和他的潮汕亲友,都是十足的茶痴。少年时我已经因失眠不敢多喝茶,虽然喜欢,也只能克制。后来接触过咖啡,从未真正喜欢,只感觉咖啡远不及茶的韵味。茶不仅是解渴提神的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,一种性情的滋养。

我对我先生说:“中日韩的人都爱茶。我们认为好茶是用来‘品’的,不只是‘喝’的。咖啡虽有精致品类,但很少有人说‘品咖啡’;唯独‘品茶’,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文化。茶的真味,不在舌尖,而在心境。”

我想起一则旧闻。十九世纪,美国修建铁路,条件极其艰苦。劳工多为爱尔兰人和中国人。有人说:“爱尔兰人靠酒,中国人靠茶,才缔造了如此伟大的工程。”酒易乱性,咖啡容易成瘾,而茶,却能让人越品越醇,越久越安宁。

或许正因如此,茶深深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:内敛、坚韧,不张扬,却耐人寻味。茶的清淡,如中国人含蓄的温柔;茶的回甘,像中国人处世的隐忍与悠长。

这一壶茶,不只让我尝到芬芳,也让我尝到人情的暖意。感谢表哥一家的心意,让我在茶香中,再次感受到久违的亲情。

茶的温润,就像心底的一缕余香,悄然弥漫,久久不散。